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余江涛 侯亚飞 陈文婷)“学生教育培养是需要资源条件的,但是往往我们注意筹谋远处的条件,却疏略身边的资源。应该因近致远,因利乘便,畅通、融通、贯通周边教育资源”,这是材料与化学学院党委在交流为师生办实事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感悟体会。
今年以来,材化学院党委瞄准师生急难愁盼的问题,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利用学校周边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拓展学生实习基地,抢占学生就业发展高地,常态化落实党史教育要求,服务师生,为学校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构筑教育阵地
今年10月23日,材化学院组织200名师生党员集中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参访黄冈市黄州区陈潭秋故居后,可持续能源党支部书记谢玉华感慨,要组织动员积极分子来学习教育,用身边的优质资源教育开展工作。
党史教育离不开沉浸式深入历史,需要真实的场景。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院在开展理论教育、专题教育、主题教育的同时,一直在设法开展实践与现场教育。但是由于学院所在的未来城校区,与武汉红色资源聚集地比如农讲所相对较远,再加上这些处所参观者众、空间有限,影响教育体验与实际效果,积极探寻更便利的教育资源,摆在材化学院党委面前。
何不考虑在学校周边寻找便利有内涵的教育资源?随即材化学院党委积极行动,经过深入了解,50公里外的陈策楼镇是党的创始人之一陈潭秋烈士故乡,当即与该镇党委取得联系。
经过参观教育交流发现,该地不仅红色资源典型,乡村绿色发展也有很特点,教育元素显著,应该形成长效化学习教育机制,于是在陈潭秋故居挂牌设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基地将以故居为载体,以乡村振兴为实践场域,开展红色宣讲、志愿服务、发展调查、学生干部驻地培训等教育实践活动,用好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人民,用身边的资源教育同学。
“学院为我们构筑了一个教育阵地,以后我们要经常组织党员学生干部来开展学习活动”,一名研究生党员骨干说。
拓展实习基地
重实践、重应用、重转化是材化学科专业学习的重要特点。每年材化学院的专业实习以有建制的组织为主,同时兼容学生自主开展。
如何做到既要专业对口,又要办事方便有出口,成为学院在人才培养上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咱们处在城市圈,应该积极在圈内找资源,想办法”。大家集思广益,并发挥师资地域优势,开始积极探寻。一位老师提议,黄石市与学校地缘相近,业态相关,可以拓展一下。学院当即开始行动,并于黄石市人才中心负责人取得联系,经引荐,学院与黄石市人社局取得联系。
今年10月15日,该院党委书记黄菊带队,与该市组织部、人社局、骨干企业开展现场交流洽谈。黄石市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柯月明和市委组织部人才中心、市人社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及湖北航天电缆、华新水泥、宏和电子等公司相关负责人悉数到场。黄石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廖进军表示,黄石市区位优势明显,积极推动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高端化发展,为建设高质量的专业实习基地,助力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基础,欢迎学校来访交流协作,激发创新活力,厚植发展动力,促进共同发展。
为了形成稳定的交流协作模式,促进实习基地落地,做实合作交流,双方签署了大学生实习就业与教育合作协议,保障合作交流长效化、持续健康发展。
一同参加的材料系主任梁玉军很有感触地说,“今天学院办了一件大事,以后学生专业实习有据点、有质量、有支撑,到这里实习既便利又丰富,我们要运用条件把孩子们培养的更好。”
抢占就业发展高地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民生之福。作为高水平大学,既要解决就业总量的问题,更要提高质量,也就是把学生发展与企业人才需求结合起来。
“未来城作为武汉科技走廊核心地,聚集了一批高新企业,我们首先要能为这些企业做出贡献”。材化学院党委表示,培养的人不仅要受欢迎,更要占高位,体现更大的社会贡献与责任担当。
今年4月至5月,该院党委书记黄菊、副书记余江涛带队,走访长江存储、华星光电、药明康德等高新企业,参观企业展厅、生产车间,开展座谈,了解用人需求和人才培养的建议,准确把握企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需求,表明学院人才培养特点、学生特质,希望人尽其才,才岗优配,促进企业发展与学生职业发展。企业也表示愿意参与到学生培养方案设计中来,参与学生职业引导上来,为学院完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全流程人才培养体系做出贡献。
今年暑假,学院组织150名材料系高年级本科生分批分期到相关高新技术企业参观,同学们参观后纷纷表示,对未来的就业充满信心和期待。新生报到后,药明康德有关工程师给大一学生讲药物合成,学生深受启发。长江存储、华星光电等企业到学院开展专场招聘会。
“就业发展是人才培养的试金石与检验场,学院将继续加强与头部企业的协作联系,促进学生上大舞台,攀登发展高地,为企业造福,为人生添彩”,该院院长夏帆表示。 (文字编辑庞伟红)